2020

 • 

想看看 2019 年是怎么写年度总结的,结果发现并没有那篇文章,可能是当时在忙着投递留学申请。再往前就是 20182016 了,两年两年地跳,里面的内容也时过境迁。2016 的我,是一个现在看来幸运又有光明前途的人,对大学教育毫无信心但对自己信心满满,可能万万料不到四年后的我要去读研究生,也料不到全球疫情,料不到我会跑到新加坡中转,在 12 月还 30 度的天气中窝在小旅馆里看着窗外突然开始下雷雨,而我去洗衣房的计划也因此作罢,于是在这里回想 2020 究竟做了什么。

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,等待新闻,等待通知,等待变数,因此实际上没给我自己留什么真正做决定的时间,在等待的时间里也不好再去冒进做其他事情,因此只好做了几个独立 app,包括以为能火但没成功的 Metropolis,随心之作但反而命中市场需求的 Diffuse,玩票心态的 Diorama,更新到全 SwiftUI + Catalyst 的 Age Clock,以及原型性质的 Mapaper。这些 App 目前能较为稳定地一个月给我带来 500 - 1000 美元的被动收入,有些 App 的技术后面也被汇总成了 Framework,比如 UniLWP.Droid,让我可以批量生产垃圾 App 了(如果想的话)。

然而独立开发的问题之一就是需要持续投入,之二就是心理上的压力要大一些,因此我总会想要找工作,年中的时候这么想结果因为要上暑课就放弃了,年底的时候又开始慌张第一年的 CPT 实习,但因为要准备新加坡和美国的材料也没再继续。我其实对自己已经有两年没在公司干活还是很慌的,生怕别人问我这两年在哪里工作,或是后面找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脱节。

但好处也在这里,通过或主动或被动地失业两年,我也算是治好了自己一直想要超过自己的强迫症。我总是觉得时间紧迫,要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出一番事情。但今年总算是让我明白了,有些事情只能等,没准备好就上最终只会出问题。我花了两年,以放弃大厂 offer 加入创业公司,在创业公司里又因钱的事情忿忿离职,离职后没有目标只能准备留学,拿到 offer 后因为疫情又 defer 重新申请的代价终于让自己开始接受自己其实时候未到,在那之前只用安心做自己该做的就行。